為什麼要把「真實專案的複雜度」帶進教室?
在快速演進的數位產業中,「學到的語法」與「業界需要的能力」常存在落差。蘋果網頁設計長期耕耘品牌網站與整合開發專案,我們相信教育不只是工具教學,更是傳遞決策邏輯與協作方法。因此,本學期受 中信科技大學 邀請,我們以整學期課程的形式,讓學生在循序漸進的節奏中,實際走完一個網站從無到有的完整流程。
課程以「HTML 是結構、CSS 是裝潢」作為共通語言:設計不是表面美化,而是資訊架構的可視化;程式不是孤立技術,而是讓體驗被實現的橋樑。雙講師共同授課 — 于佳正(設計總監) 負責品牌與介面策略、版型與敘事;伍坦克(網站程式工程師) 則由工程角度補上功能與資料程式思維,讓作品同時兼具可讀性、可維護性與可擴充性。
課程設計:從概念到上線的四個階段
-
第一階段|基礎打底(第 1–4 週)
建立語意化 HTML、層級化排版、RWD 響應式核心觀念。以小任務練習標題、段落、列表、圖片、表格與連結的語意使用,理解「內容先於視覺」。
-
第二階段|版型實作(第 5–10 週)
導入模組化切版與設計系統(Design System)概念:字級階層、網格與留白、按鈕與表單樣式、導覽與頁尾規範;強調命名與結構的一致性,目標是「可維護的 CSS」。
-
第三階段|功能與資料(第 11–14 週)
由伍坦克老師帶領導入互動行為與內容資料化:表單流程與驗證、狀態回饋、內容結構化與資訊可讀性優化,理解「能看」與「能用」的取捨。
-
第四階段|上線與成發(第 15–18 週)
主機/網域對應、檔案結構與資源管理、基本壓縮優化與驗收清單。學生完成作品上線,於 5/16 現場進行簡報與講評,正式發表成果。
教學方法:把抽象語法變成可操作的設計語言
- 內容先行:從資訊架構與文案層次開始,先定義要說什麼,再決定怎麼設計。
- 比喻學習:以「房屋/裝潢」隱喻連結 HTML 與 CSS,降低初學門檻。
- 專案節奏:每階段皆有里程碑作業與講評,養成敘事能力與問題拆解能力。
- 可維護思維:命名、結構、重用與檔案管理,培養長期維運視角與團隊協作基礎。
- 雙師互補:設計總監談決策邏輯,程式工程師示範功能落地,讓畫面與技術互證。
設計不是美化,而是資訊結構的可視化;程式不是孤立技術,而是讓體驗被實現。
— 蘋果網頁設計 設計總監 于佳正
學生成果:從履歷頁到個人品牌網站
期末成果以「自我介紹/個人品牌網站」為題,學生需完成導覽、首頁與至少一頁內文模組,並在成發上以簡報方式說明「目標受眾、內容結構、設計決策與可維護性」。




設計師的畫面是起點,開發者的思維讓它能被世界看見。
— 蘋果網頁設計 資深網站程式工程師 伍坦克
學習成效與回饋:把「會做」變成「說得清楚」
- 敘事能力:能以設計語言解釋版型決策,並以開發語言說明限制與取捨。
- 系統化思維:從單頁切換到設計系統,建立規範可重用的元件與樣式。
- 合作意識:理解設計、前端、內容與維運之間的工作交會點與交付標準。
- 上線意識:培養佈署觀念與檔案結構,懂得為網站品質與經營負責。
常見問答
Q1:課程需要先學會 JavaScript 嗎?
Q2:期末發表評分重點是什麼?
Q3:學生作品是否需要上線?
講師簡介
于佳正|設計總監
專長於品牌網站策略、設計系統與敘事型介面。強調以內容為核心,讓設計成為有效的溝通工具。
伍坦克|資深網站開發工程師
以工程視角串連設計與功能,擅長互動行為、表單流程與內容資料化,重視可維護與擴充性。
蘋果網頁設計 × 校園:持續的教育合作
我們將持續以課程、專題、企業導師與實習合作等形式,推動學用接軌與跨域人才培訓。若您的系所有產學合作需求,歡迎與我們聯繫。